第二届文物戏精大会应该复活他的画︱汾酒百贤025:潘洁兹

  • A+
所属分类:汾酒百贤
第二届文物戏精大会应该复活他的画︱汾酒百贤025:潘洁兹
第二届文物戏精大会应该复活他的画︱汾酒百贤025:潘洁兹

随着H5产品《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》持续刷屏,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,被千千万万网友所熟知。正襟危坐于博物馆里,乏人问津、日渐蒙尘;化身“戏精”,则分分钟晋身“网红”,家喻户晓。是不是会有第二届呢?如果有第二届,建议用潘絜兹先生的画做素材。

潘洁兹

与写意中国画人才济济、行书草书大家人才辈出不同,书法界写楷书的、中国画界画工笔画的大家极少。在当代中国画坛,说起工笔画,首先想到的是潘洁兹。再想,想不出来了。

工笔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唐宋时期,是中国工笔画最辉煌的时期,明清以后,工笔画日渐式微,到上个世纪前期,工笔画已经衰落到了极点。这时,潘洁兹出现了。

《石窟艺术的创造者》 潘洁兹

潘洁兹,(1915—2002) 原名昌邦,浙江宣平人。我国现当代突出的工笔重彩画家、美术理论家、敦煌学专家和编辑家。1932年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,师事吴光宇、徐燕孙,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。1945年到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研究工作。曾任台湾台北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,主编《民众画报》,后得于右任先生资助,从事敦煌艺术研究。1951年在北京参加筹备敦煌文物展览,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。1956年到1957年访问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,考察文物保护和壁画修复工作。1958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,1956年调北京画院工作,同年主持山西永乐宫迁建後的壁画修复工作。历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,《美术》月刊编辑,《中国画》主编,北京画院专业画师及艺术委员会副主任,北京工笔画会会长,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。曾先后在兰州、西安、南京、上海、台北、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。作品《石窟艺术的创造者》获1982年法国春季沙龙金质奖。出版有《敦煌莫高窟艺术》、《阎立本和吴道子》、《工笔重彩人物画法》,《孔雀东南飞画传》、《李白妇女诗集绘》等。

潘洁兹作品

潘老十分尊重中国画的传统,尤其是传统的工笔重彩画——这个一千多年在低谷中徘徊的弱势画种。这个画种主要是在民间寺庙道观的宗教壁画中继承着。从上世纪40年代起,潘老就去青海塔儿寺临摹壁画,又在敦煌做研究和临摹工作一年,后写出《敦煌莫高窟艺术》一书。潘老既尊重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,又广泛吸收其他国家的艺术。他是70-80年代中国画界关注日本画的少数画家之一。他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著名画家教授后藤纯男是好朋友,后藤教授曾邀请潘老访日并举办个展。潘老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进行中日美术交流的画家之一。潘老的作品在日本受到广泛的欢迎,因为他的画里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、有中国的诗、有中国传统中最美好的东西,那正是日本人向往已久的。

工笔画家都清楚,要举办个展是很不容易的,因为工笔画要精工,制作时间长。一个上百幅作品的画展,没有四五年时间的准备是画不出来的。工笔重彩就更难了。潘老一生搞了30多次个人画展,其勤奋可见一斑。

古今中外的艺术营养,加上潘老的一生勤奋,成就了中国工笔画大家的潘洁兹。在个人发展的同时,潘洁兹从1979年起,先后担任过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长、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的职务,一直到2002年去世。特别是前期的北京工笔重彩画会,会址就设在潘老的四合院家中。他几十年的努力,为式微的中国工笔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《李白醉酒图》 潘洁兹 汾酒博物馆藏

潘老为汾酒厂留下的作品,题材取自酒仙李白写给妻子的《赠内诗》:“三百六十日,日日醉如泥。虽为李白妇,何异太常妻。”太常,出自一个典故,意指世上最不靠谱的男人。画面上李白的妻子扶着醉如泥的李白,栩栩如生。

尽管潘老一生勤奋,但存世作品很有限。这幅《李白醉酒图》,无疑为汾酒博物馆的收藏增色不少。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